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安古蘭國際漫畫節】




法國巴黎,大家可能不會陌生;但位於法國西南部的文化古城安古蘭 Angoulême),大家就會問,邊度嚟架?

安古蘭近酒鄉波爾多(Bordeaux),由戴高樂國際機場轉乘火車約需3個多小時,人口約四萬多,是法國的漫畫中心。它一年一度為期4天的國際漫畫節(英語:Angoulême International Comics Festival,法語:Festival International de la Bande Dessinée d'Angoulême)開始於19741月,是歐洲漫畫界盛會,一直以來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漫畫家、出版商、發行商及漫畫迷的關注,每年約二三十萬人次參與。

不說不知原來世界藝術殿堂級大師莫內、達利、安迪華荷、李奇登斯坦的創作路,也是由漫畫開始……

 《當蘇格拉底遇上金寶湯》@三聯書店:http://www.jointpublishing.com/bookstore/chinese-books/art-and-music/painting/other/9789620438165.aspx

2015年8月27日 星期四

【轉貼】藝術是哲思與生活結合的產物|彭礪青



深圳晶報彭礪青2015-08-23 10:19

1
[摘要]藝術不管指向哪裡,本身也一定有成為藝術的理由。正是在藝術家為自己的創作找存在理由的時候,他對作品、流派、自身生活甚至生命的思考,才讓藝術成其為藝術。
《當蘇格拉底遇上金寶湯》 何卓敏 香港三聯出版社,20157月版


西方藝術,從文藝復興到後現代藝術,出現了達·芬奇、莫内、梵古、羅丹、孟克、達利、安迪·沃霍爾等不同的天才。他們經歷不同的時代,身世各異,亦或多或少 影響了他們的藝術主張。如要一一細數,該從何說起?《當蘇格拉底遇上金寶湯》的作者何卓敏,曾就讀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後在香港藝術中心工作。也許對她來 說,藝術與哲學的關係從來就是藝術家及他的創作歷程中最根本,也是最核心的問題。這本小試牛刀之作也採用了哲學對話的形式探討藝術家各自的創作與精神領域 的問題。

書中虛擬兩位女性角色,一位是藝術學者”Simone,另一位是哲學達人”Andrea 兩人是工作時認識的好朋友,作者設定她們暢遊法國、蘇格蘭、荷蘭、臺灣等地的博物館和美術館;她們通過各地博物館的展覽順道講述展覽中的現代藝術家及其藝 術與思想的交集。部分展覽場地不是原來收藏藝術品的藝術館,如在第六章《印象派大師:莫內(又譯莫内)》和第七章《曠世奇才:達文西(又譯達·芬奇)》的 場地都分別在臺北歷史博物館和臺北故宮博物館,這當然無損宏旨,但給人予走馬看花的感覺。有些藝術品必須親赴原館觀賞才有意義,例如巴黎有羅丹和畢卡索的 博物館,兩處都是很值得一去,因為這兩位藝術家個性強烈,不宜與其他藝術家的作品放在一起觀賞,就我的個人經驗來說,參觀羅丹和畢卡索的博物館尤其是很有 意義的體驗。從書中資料可知,作者是去了羅丹美術館,可是她只能在香港文化博物館的《畢卡索巴黎國立畢卡索藝術館珍品展》裡欣賞、思考畢卡索作品的意 義,不能不說有點可惜。很明顯地,作者希望以兩位虛構人物代表她知識歷程中關注的兩方面:藝術與哲學,而作者這種以特定角色和環境設定的對話,的確比散文 體裁的書寫有更大吸引力。

中對於藝術家思想及藝術品價值的探討,還是很有意思的,像蒙娜麗莎的微笑一畫,在歷史上曾掀起對於模特兒身份甚至性別的爭論,而達芬奇這個謎樣的人 物,在作畫時的心理狀態也成為討論的課題,本書作者則借這幅畫討論美的永恆意義,指出達·芬奇以繪畫展現,然而後世認為沒有什麼大不了,哲學 家休謨便認為是主觀的感受,杜象在尿兜上簽名作為藝術品,甚至顛覆了達芬奇以藝術表現美的信念。

在另一個極端來說,安迪·沃霍爾的畫作都以名人肖像和商品為題材,金寶湯瑪麗蓮·夢露可口可樂這些人和物,本身屬於流行文化範疇,也透過 安迪·沃霍爾的畫作成為流行文化的重要符號。安迪·沃霍爾很懂得靠出位普普藝術觀玩市場策略,你永遠說不清他是搞藝術還是搞流行文化潮流。這可 能觸及到比杜象更遠的問題:這樣還算是藝術嗎?所以作者也不禁評論道:論技巧,他只是將一些罐頭、標籤招紙、硬紙板等一類的東西融入創作中。……但他有 的,卻是獨特敏銳的市場觸覺

而從另一種藝術評論觀點來看,這種懂得玩時尚,並且將繪畫扭轉為玩時尚的革命性做法,不就是現代藝術講求以新概念推翻傳統的極致嗎?安迪·沃霍爾的藝術性 在於正式將商品廣告和嚴肅藝術搞混,並且從創作過程表明了藝術創作和賺錢的關係,這樣說不單要指明像安迪·沃霍爾這種藝術家是真正的藝術家,也指明他更是 一個哲學家,安迪·沃霍爾媚俗的創作恰好也符合了藝術家畢生從藝術作品進行哲學思考的傳統。

身法國安古萊姆的國際漫畫節,作者化身的兩位旅人思考一直處於高雅藝術邊緣的漫畫的藝術意義。大家都知道,古希臘哲人柏拉圖以模仿來定義藝術,但另一 方面,藝術也表現出生命的踴動。黑格爾則認為藝術是以感性形式表現最崇高的理念,這種理念即藝術的內容,就是一種心靈自由的表現,自為存在的主體性;但海 德格爾認為藝術作品具有的特性,這也沒錯。如果你同時贊同這些觀點的話,那麼柏拉圖的見解可以是描述藝術表現出來的模樣,黑格爾的話則可理解為藝術 創作的意向,而海德格爾的看法可理解為藝術品本身除去創作以外的特質。那麼作者又是怎樣看的呢?

《後記二:藝術的命運》中,作者首先引用野獸派畫家馬蒂斯的話,指出藝術發展不只限於個人,而是一股累積的力量,亦即我們先前的文明,是歷史將藝術作品加 諸藝術家之上。然後,兩位藝術旅人就反復討論藝術作品的歷史命運,並將人類藝術人類歷史文明進程畫上等號。接著作者更說明藝術是一面鏡子,要反 映鏡子,反映當時經濟、文化、生活整體,回應時代等等。這是一種不折不扣的歷史主義藝術觀,很容易為讀者接受。問題是歷史與文明往往由後人去定義,荷馬史 詩的希臘英雄和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固然分別將特洛伊人和不懂藝術的買家視為在他們世界中不可或缺的外人,然而他們不一定知道必須擴張自己的文明圈或捍 衛自己的藝術。

另一個問題是該如何思考藝術家和自己的藝術品的關係。作者最後的說法是藝術已經自由了,的確,現代藝術都變成了概念的呈現,正如概念藝術家索利萊維特所說的,問題只是idea(直譯為想法)好不好而已,而idea好不好,很大程度上與有沒有創意有關。另外,感性世界的標準也變動不居,所以藝術家在創作概念上應該bewater(直譯為變成水)。但water 身也有化學和物理的形態,不管流向哪裡,正如藝術不管指向哪裡,本身也一定有成為藝術的理由。然而正是在藝術家為自己的創作找存在理由的時候,他對作品、 流派、自身生活甚至生命的思考,才讓藝術成其為藝術。也許作者偏向于認為藝術家對生活思考的比重較大,因為本書標題指向一個哲人形象的蘇格拉底與安迪· 霍爾式普普藝術的金寶湯罐頭的相遇,似乎意味著當哲思與生活相遇時,藝術便誕生了。(文/彭礪青)